等不来也不想撤怎么办

网络传输的速度很快
快到心跳跟不上它的节奏
思维也追不上它的速度
「以前我不会等待」
下午三点,我没课,朋友也没有。隔着几千公里,我们在微信上有聊没聊地你来我往。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,大概是“你昨天吃了什么”,“你现在在干什么呀”,“明天有什么课啊”,诸如此类。
聊着聊着,我发去一条信息,手机摆在一旁,屏幕变暗,也没等来回复。抱着手机,摇了摇,确认了网络连接正常,像电视剧里等待回复那样,一会儿站一会儿坐,仰头,又皱眉。
其实我有点不爽,却又似乎没有正当理由诉说我的无奈,然后想着想着,不爽淡去,无奈也消减。
一连发了十多个“人捏”,左上角终于显示成“Typing”,信息终于缓缓而来,“上了个厕所”。
跟这类会突然不回消息的人聊天,我更喜欢用QQ,戳一戳的功能太符合我的要求,但这也仅限于和熟到不能再熟的人。

我记得当年还经常用QQ的电脑版,窗口的“抖一抖”功能让我兴奋又愉悦,却又时常恼火。和朋友两个人你点一下,我的窗口抖一下,不亦乐乎;有时认真浏览网页,窗口突然被抖到了主页面,心里总有句mmp要骂出来。
后来,手机QQ、微信对话框上的未读标志总让有强迫症的我选择立即回复,但免不了有些无所谓的、对此没有太多关注的人,总是会不及时回复,或者聊着聊着就没了动态。
「故意的人不在少数,但必须学会等待」
我断定那个人该是看到了消息,只是各种因素所致,沉默代替了婉拒。

大概这是人的一个劣根性,我有时候也会故意不回复消息。例如身体不舒服,对话题是在不知道该发表什么看法,或者,存心不下换对话的人或是牵涉的事情。
有朋友给喜欢的人表白,发去一句“我们能不能在一起?”,等来的却是长久的沉默,乃至,毫无音讯。后来,他们没见过面,也再没有由头聊一次天。消息,也就停留在了那个问号。
也见过有人故意不回信息只是为了躲避工作任务的,可那人不明智的地方在于这边不回消息,却在另一个地方聊开了天。有可能在某些原因的辩驳下,这些行为会有合理的解释,但这样的样子总让人觉得看不过去。
不想撕破脸的前提下,等待显得重要起来,甚至是必要。不论是亲朋好友间的问候寒暄,还是和工作伙伴之间必要的沟通交流,发出去的信息若是立即收到回复,那是恰好,若是不被即时反馈,那也尽可能要学会等待,必要时可以催促,更甚时适当选择放弃。
「有时可以任性,但请记得尊重」
比如我的父亲,一指禅的打字方法让他的打字速度慢的可以,不强的网瘾让他不常看手机信息。所以他总是不及时回复,这大概算是情有可原。再比如我的闺蜜,知晓我胡闹的脾性,总是习惯性地无视我无厘头甚至自己也没有期待回复的信息,偶尔来上一句点睛之笔,那时候觉得那是种默契。
有时候我也不回消息。除了确实错过了时间之外,剩下大多数的都是任性,或者没有顾虑地发60秒内容拖拖踏踏的语音,但分寸在于,任性只限于彼此都空闲且熟悉的情况下。
若是事态紧急,任性就显得无礼,那时候讲究收放自如中的“收”,讲求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,重视尊重二字。

回复的人该及时回,等待的人该在适当的时候电联以取得及时的反馈。一切都是应当的,都是生活教会你的,人人都该明白的是,那不同于平日里那些无关痛痒的交流。
娱乐生活和正经工作得分明,处事风格要分开,那实在是必然,却也是难题。
可反过来想,若是能在何时都保持尊重,任性一点不留,那兴许,也不是件好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Everdo and be your self
本期话题:# 也许是因为太忙,我也经常习惯瞄一眼消息而不去回复;或许可能是因为对方的消息在我眼中没有那么重要…… 慢慢的我开始给懒得回消息的自己找n种理由。
不知道此时阅读文章的你有没有因为等待对方回消息而抓狂的经历,欢迎在下面写留言与我们分享。留言获赞前三的用户可以获得我们的红包奖励哦(奖励会在下一期文章公布)。
